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淘屋”实践团队赴徐州开展传承非遗文化活动
2019-08-25 16:49:00
我院依托陶瓷学院的专业特色,围绕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目标,结合大学生爱心支教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开发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紫砂文化课程和线上志愿服务小程序,深入农村与社区,开展非遗传承与宣传、传统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培育等主题实践活动。

  我院依托陶瓷学院的专业特色,围绕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目标,结合大学生爱心支教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开发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紫砂文化课程和线上志愿服务小程序,深入农村与社区,开展非遗传承与宣传、传统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培育等主题实践活动。7月中旬,我院“陶淘屋”实践团结合专业优势、特色陶文化以及徐州非遗项目,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童享阳光”暑期困境青少年公益小课堂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传承+教育扶贫+文化创新”作为切入点,以“科普文化讲座+核心紫砂课程+互动体验实践”为主线,计划走进徐州社区和乡村中小学,开展紫砂文化传播及体验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农村青少年参与和受益,提升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价值观,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7月15日上午10:30,泉山区团委、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晓庄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代表在徐州市开元四季社区会议室开展了泉山共青团校地共建签约仪式暨“童享阳光”暑期困境青少年公益小课堂开营仪式。我院团委书记余婕参加并讲话。

  为丰富社区儿童的暑假生活,7月15日,徐州市泉山团区委与“陶淘屋”实践团联合举办“传承非遗文化 感受紫砂魅力”主题公开课。

  第一站:7月14日,泉山区团委联系无锡工艺学院的志愿者们,在翟山街道十里课堂举办“陶淘屋”陶艺课堂第一期。志愿者们首先向现场的孩子们讲解了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增加孩子们对陶艺的认知。在志愿者们的讲解示范后,每个孩子动手操作,对陶艺拉胚和面塑捏塑进行了体验。

  第二站:7月16至17日,“陶淘屋”实践团走进段庄街道纺西社区,举办“陶淘屋”陶艺课堂第三期。实践团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完成了泥塑《猪事大吉》、泥条盘筑《爷爷的杯子》、手捏壶、面塑机器猫、爱党小熊猫等作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塑造出了各种小动物的造型。过一会儿,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小熊猫等动物就展现在大家眼前了。它们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或憨态可掬,或滑稽可爱。每一件泥塑作品,充分体现出了童趣。看着自己的作品,同学们都充满了成就感,心情非常的喜悦。

  第三站:7月17至18日,“陶淘屋”实践团走进和平街道合群社区,为期一周的志愿活动即将接近尾声,然而我们始终相信这是希望的新开始,志愿服务已经扎根在我们心里。“陶淘屋”实践团带领小朋友们了解陶文化与传统非遗知识,同时培养孩子的艺术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孩子们听得认认真真,学的有模有样。示范结束后,同学们便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老师与志愿者的耐心帮助下,大家的作品也渐渐有了雏形,每件作品各有特色,展现了同学们对泥塑艺术不同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陪伴孩子们度过愉快的时光,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通过对紫砂这一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学习、研究与传播,提高团队成员对我院特色陶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升团队成员的文化自信及艺术修养;通过开展支教活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的同时,加强了团队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通过自主设计及研发紫砂文化课程,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及专业学习能力,为其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通讯员:张迪、胡康宁、纪思健)